济宁打造“宜商三电”服务模式 助力制造强市战略
8月8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凝心聚力突破制造强市建设,加快塑造新动能构筑新优势”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5场)。介绍济宁市打造“宜商三电”品牌,助力制造强市战略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赵 阳 市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段迎春 市能源局电力科副科长
缪庆庆 国网济宁供电公司二级职员
林 涛 国网济宁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
主持人:
黄广灿 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与对外传播科科长
电力事业是党和人民的事业,肩负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光荣使命。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能源局、国网济宁供电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制造强市”战略部署,聚焦制造业企业从办电到用电全周期服务需求,坚持“企业感受第一评价、群众满意第一标准”,着力落实以“用上电”“用好电”“不停电”为目标的“宜商三电”服务模式,持续提升制造业企业用电便利度和获得感,全力为济宁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一、全程全速全力保障“用上电”
严格落实“四个服务”企业宗旨,不断优化网架结构、优化办电体验,持续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一)坚持“让电等发展”
今年计划投入14.37亿元用于电网建设,全年实现35千伏及以上电网工程“6核准、4开工、10投产”,成功落地中心城区220千伏皇营变电站,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二)全力压减环节成本
全面落实小微企业“三零”政策,对报装容量在160kVA以下的小微企业投资到电能表,实现“零成本”报装,今年以来累计为1196个小微企业节约办电成本1805万元;全省实现首家35kV及以上电网配套工程“拿地即开工”,审批环节由20项简化至8项,审批时间减少17天;低压和10千伏专变企业电力外线工程免除行政审批,全部实行承诺备案制,办电环节再压减。
(三)全速提高办电质效
顺应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在全市107个小区开通个人充电桩用电报装“绿色通道”,实现居民充电桩报装“零证办电”,充电桩报装数量同比增加了86.7%;全面实现“刷脸办电”,线上获取客户房电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实现房产证照线上传递、过户联动办理,今年以来累计完成联合过户514件;
(四)全力护航重点项目
成立重点项目服务团队,提供“专人专管”精准保障,供电方案合理制定、客户经理全程跟踪、配套工程超前建设,今年以来累计为兖矿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智慧制造等重点项目完成电力配套投资1386万元。组建宁德时代服务专班对接重点项目用电需求,及时优化调整济宁“十四五”电网规划,新增变电容量580兆伏安,有力实现项目落地用电保障。
二、共建共治共享实现“用好电”
(一)社企共建
深入开展“宜商三电行,四进送服务”大走访,积极宣传惠企政策,倾听用电意见建议。联合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向全市780家“攀登”企业宣贯讲解第三监管周期输配电价改革要点及电力市场需求响应政策,努力为客户提供“先于所需、高于所期”的优质供电服务。
(二)网格共治
构建“市、县、所”三级网格化电力服务管理体系,全市划分高、低压供电基础网格631个,组建“1+1+N”网格队伍,按照“客户诉求不出网格”的服务目标,实行“大事一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工作机制。深化与社区网格、乡镇企业在“社网共建”“村网共建”、乡村电气化等领域合作,电力彩虹网格会客厅入选济宁《解决群众诉求典型事迹》。
(三)能效共享
为全市4.66万用户提供能效账单服务,主动提供能效服务套餐、能效指数体系、星级客户服务、减碳策略等服务帮助客户节约用电成本。根据企业电费交纳情况提供“电e金融”增值服务,通过“电e贷服务”,发放电费专项贷款的方式解决客户资金问题,降低融资成本,今年以来通过电费专项贷款方式为企业解决资金4.8亿元;通过“电e票”服务接收数十家银行承兑汇票,丰富交费渠道。
三、多方多点多措保障“不停电”
(一)多方协同加大外破治理力度
市能源局、市供电公司联合印发《进一步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区内施工作业管理的通知》,建立政企联合、群众参与的联防联控机制,协同推动电力设施保护工作高效开展,降低电力设施外破停电事件。今年以来,因电力外破造成的停电时长减少至0.021小时每户,同比下降33%,供电保障显著提升。
(二)多措并举备战迎峰度夏
推动网架优化提升,全力提高供电线路互供联络水平,完成8轮次带电普测,故障及非计停发生率同比压降58.89%。坚持能转必转、能带不停的原则,扎实开展配网不停电作业,134个站所全部实现“集中值班+集约抢修”模式转换,确保最短时间完成抢修复电,报修工单同比减少了34.34%。充分发挥市县两级电力负荷管理中心作用,积极推动电厂增发稳供,引导客户主动节约用电、合理错峰避峰,确保济宁市电力安全可靠有序供应。
(三)多点管控提升供电保障能力
以“预算式”管控为手段,全面推行“一停多用”。高标准打造太白湖新区“零停电”示范区,主动开展电缆终端防水治理23处,配电开关柜防凝露改造12处,增配低压发电车1台,试点开展低压配网不停电作业,示范区内保持计划停电零感知,有效促进全市供电可靠性提升。
齐鲁晚报记者提问:
近期,济宁市印发了《全市节约用电专项行动方案》,请问作为电网企业对节约用电有哪些倡议?
缪庆庆:
我国电力供应今后一段时期基本趋于紧平衡,但电力使用的浪费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各行各业和日常生活中节约用电的潜力巨大。厉行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的二十大提出“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明确要求,为牢固树立节能提效是“第一能源”理念,充分发挥节约用电助力作用,我们提出以下倡议:
一、机关单位带头节电
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带头加强办公、电梯、照明等设备节电管理,带头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建议夏季空调设置不低于26℃。
二、商业楼宇科学节电
商场、酒店、写字楼等场所根据营业时间、人流量、用电紧张程度等因素,合理控制照明、电梯、广告等用电,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积极开展商业楼宇节能改造。
三、工业企业增效节电
合理调整生产班次,通过轮休、检修等方式错峰用电,减少非生产、非必需用电,最大限度节约电能。主动应用先进技术、节能产品,提升用电效率、实现用能升级。
四、居民社区积极节电
合理设置家庭空调温度,不出现“开窗运行、无人运行”的情况。鼓励居民家庭使用节能型灯具家电,及时关闭待机电器电源,按需选择峰谷分时电价,形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济宁日报记者提问:
目前正值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关键时期,请问能源部门都采取了哪些措施保障企业用电需求?
段迎春:
一、督促电力企业加强电煤储备,提高电力生产保障能力,全市17家正常运行的燃煤电厂电煤库存全部达到20天以上;督促发电企业在用电高峰时段机组应开尽开、稳发满发,截至目前,全市最高用电负荷出现在8月5日、达744.9万千瓦,当天煤电机组运行率97.25%,有力保障了高峰负荷下的电力稳定供应。
二、启动电力运行日调度、周报告制度,密切监测发电企业运行状态和电网用电负荷,及时协调解决电力保供问题,随时做好应对供电缺口的准备工作。
三、印发了《2023年全市迎峰度夏负荷管理方案》,政企协同备足180万千瓦错避峰能力,按照“谁收益、谁承担”的原则,建立70万千瓦的需求响应资源池;出台景观照明、空调负荷管理调控政策,发起节约用电倡议,为企业生产腾出用电空间。迎峰度夏以来,全市电力供应平稳有序,未启动需求响应和有序用电,有力保障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用电需求。
济宁新闻网记者提问:
随着居民电动汽车数量越来越多,在申请充电桩用电方面有哪些注意事项?
林涛:
一、新建充电桩申请资料
包括3项,用电主体资格证明、车位使用证明、物业登记证明。无物业管理小区由业委会或委员会出具登记证明。农村地区利用自有院落建设充电桩的,可以提供购车发票或协议和停车位现场照片,代替车位使用证明和物业登记证明。
二、充电桩新装申请方式
客户可以到就近的供电营业厅、市县政府为民服务中心,线下办理充电桩新装申请。当然,最方便的,还是用手机下载“网上国网”APP,足不出户办理新装申请,还可以实时线上跟踪流程进度。后期线上缴费,还可以领取优惠红包。
三、充电桩用电价格
7月27日,省发改委下发《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完善居民电动汽车充电桩分时电价政策的通知》(鲁发改价格〔2023〕594号),对居民电动汽车充电桩电价分时时段和电价标准做了调整。文件明确,山东省居民电动汽车充电桩可自愿申请执行分时电价,申请变更后,次月起开始执行,以年度为周期,1年内不作调整。不选择申请变更的,仍按原方式计价。完善后的分时电价政策自2023年9月1日起执行,与之前的分时政策相比,主要是增加了尖峰、深谷和平时段,不同月份的分时时段略有不同。在现行居民合表0.555元每千瓦时的基础上,深谷时段每千瓦时降低0.333元,低谷时段降低0.17元,高峰时段提高0.03元,尖峰时段提高0.333元。即深谷时段电价为每千瓦时0.222元、低谷时段为0.385元、平时段为0.555元、高峰时段为0.585元、尖峰时段为0.888元。广大电动车主可根据具体时段合理选择充电时间,降低充电成本。